赫哲族萨满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赫哲族萨满舞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萨满舞对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舞台上演出的一些民族舞蹈,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满族的《单鼓舞》、《腰铃舞》,锡伯族的《抓鼓舞》等等,都是从萨满舞改编演变而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赫哲族萨满舞
赫哲族萨满舞
所属地区
黑龙江 · 双鸭山


遗产编号
Ⅳ-5

申报日期
2006年

目录
1简介
2起源
3特征
4虎的萨满舞蹈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所属地区: 黑龙江 · 双鸭山

文化遗产名称:赫哲族萨满舞

遗产编号:Ⅳ-5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双鸭山市

萨满跳神时全副神装,胸前背后挂着铜镜,腰系腰铃,脖子上挂着布克春、萨日卡、额其和三种神,"爱米"供在西炕上。萨满手拿神鼓以通神。还有神刀、神杖、龙头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间神鼓神咒的声音,容易将人引入幻境。跳神时除萨满外,还有"二神"也是其助手。治病时"二神"在病人背后,两手扶病人的肩上,萨满请神边敲鼓边唱边说,依次猜测是什么鬼作祟,据说猜中了,"二神"便发觉病人的双肩抖动,告诉萨满请神驱鬼。

萨满于春、秋时节"跳鹿神"亦称跳太平神。意思是求神驱鬼消灾求福,保护全村人丁兴旺,祈求渔猎丰收,有群众集体参加,是很隆重的宗教仪式。具体时间由萨满确定,预先通知大家,如有还愿者准备祭品。"跳鹿神"之日,萨满全副神装,请年轻力壮者手执鸠神杆、鹰神、神偶、神刀击鼓,从萨满家中边跳边唱鸠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内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户数为单数,甚至有的去几十里以外的村屯跳,据说可赶走藏在各村屯里的鬼怪和病魔,以保护人口平安。原来患病许愿而病愈,求子许愿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时还愿,显得更加热闹。

萨满舞是萨满信仰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为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所做的的舞蹈表演。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主要舞段在表现神灵附体时跳出,这时鼓声急促,舞蹈激烈,充满神秘色彩。萨满舞在舞蹈语言、舞蹈道具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反映出渔猎社会发展阶段的状态、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折叠编辑本段起源
赫哲族的先祖所居之地属于萨满文化区。在他们的神话世界中,动植物、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祖先等,凡是在人们的经验范围中出现过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神灵,人们通过相应的仪式来祭祀它们,以祈求它们或者帮助人类,或者不要给人类带来危险、灾难等。

按照赫哲族传统信仰,小孩一生下来就有"魂鸟"(赫哲族语言称之为"哈念初坎"),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由鬼怪摄走人的灵魂造成的。因此,他们笃信萨满才能治疗百病,有了病便找萨满跳神。萨满舞因此成为赫哲族求神佑护、驱鬼辟邪、免除灾难,让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要仪式,表现出赫哲族挑战自然灾害、疾病、恶势力,并与之抗争的勇气和意志。

赫哲族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一般来说,这样的民族舞蹈艺术普遍非常发达。舞蹈可以看作一种动态的文字,是表达感情、传递知识、彼此联系的重要手段。赫哲族以萨满文化为精神渊源,形成了以萨满舞为主干的舞蹈艺术。

折叠编辑本段特征
(一)舞蹈语言变化多姿

具体表现首先是因人而异,不同舞者的舞蹈语言各有特点,个性鲜明。

其次,萨满的舞蹈语言丰富多彩。

在赫哲族萨满舞中,头部动作比较多,有摇头、抬头、仰首、左右侧首、俯首等,运动幅度大、动作剧烈。头部动作和眼睛运动表现萨满与神交接时的精神状况。

腰部动作也有较多变化,形成优美的身体曲线,其内在的联系给人以刚健有力之感,或让人产生妩媚动人之叹。

手势变化细微,臂、掌、腕、指各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就臂部动作来说,或叉手于腰,或双臂外扬,或平伸,或合于胸前,或双臂上举作环状,或一手叉腰一臂下垂,姿势变化无穷,或庄严肃穆,或变化曲折,而手指也有弹、收、展、握、开、转腕等不同的变化,富有节奏,动感强烈。

双腿或内弯或外伸或作马步或两腿大跨或弯成曲环,造型多变。动作有站立、跳跃、弹跳、抬腿、屈膝、勾、踢等

在萨满祭神舞蹈中有几种动作非常普遍,一种是上身挺直、双臂平伸、双腿叉开;一种是双臂上举成环状、双腿叉开;一种是双手叉腰、双腿叉开。这些动作给人一种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蓝天、能够通天地入神的感觉。

总之,萨满舞通过头、上肢、腰、手、腿的配合,完成了既具有节奏感又具有丰富意义的舞蹈造型,创造了与狩猎、捕渔民族生活与原始信仰密切联系的舞蹈形态。

(二)辅助工具多样

赫哲族萨满舞的用具很多,但不是所有的萨满都必须用这些用具。其中,必须要用鼓和槌。

主要用具有:

1、神鼓(赫哲族语言称为温替恩):神鼓分为椭圆形、蛋卵形、正圆形三种类型。在民间,以椭圆形和蛋卵形的抓鼓较为常见。

2、鼓槌(赫哲族语言称为格以信):用柳木或稠李子木制作而成,击鼓部分是扁平的,稍微上翘。用狍子腿部的短毛皮将击鼓的部分包上,用鳇鱼鳔胶粘好,这样的鼓槌击鼓发出来的声音柔和,又不容易损伤鼓面。

3、神帽(赫哲族语言称为胡由科衣):神帽由很厚的黑熊皮制作。上面安装铁制的角,角上有由前向后的并排的杈,并配有帽飘带。

4、神裙(赫哲族语言称为都西必替恩):神裙是用半尺宽的狼皮做腰带,用獾皮和各种布做成长至脚踝的条穗制成。所用皮条、布条要有间隔,要围过萨满腰以下部分。

5、腰铃(赫哲族语言称为哈俊):集神鼓与腰铃于一身而演奏,是最具赫哲族萨满舞特色和艺术魅力的舞蹈配置。所用腰铃必须用结实的厚皮革做成宽三四寸、长二尺左右的腰带,两头缝上窄皮条,便于系扎。

6、铜镜(赫哲族语言称为托力):铜镜规格有大有小,最大的直径有一尺左右,最小的有二寸。铜镜后面有穿鼻儿,上面穿有皮条。跳萨满舞时,把最小的铜镜戴在里面,这是护心镜;外边戴大点的,背后挂最大的。

7、萨满还有神鞋、神袜、神手套等。这些都是用兽皮制成,上面绣有各种爬虫、小兽和禽类等动物图案。

8、神杖(赫哲族语言称为布拉芬)、神刀(赫哲族语言称为西日阿啊芬):"文萨满"用神杖,"武萨满"用神刀。神杖和神刀长约四尺左右,齐肩高。神杖下端装有四棱的铁尖,木把用蛇皮包着,上端镶有小铜人(赫哲族语言称为布库春),铜人嘴上叼着古钱,拿在手中活动时有响声。神刀形状同唱戏用的大刀相似,但没有那么大。木把四尺来长,上面刻有人像,铁刀有一尺来长,刀背很厚,刀也很钝,有条件的还包上蛇皮。

9、头饰和面具:头饰主要为羽毛和鹿角等的饰物,这些饰物在原始社会中都被认为具有某些通神的神秘功效,而非简单的装饰。面具在赫哲族萨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为动物面具、神灵面具和图腾面具,通过面具可以影响面具代表的神灵。在舞蹈过程中使用面具,不仅可以使整个舞蹈活动具有神秘的色彩,而且可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

(三)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1、单人舞

单人舞蹈就是由萨满来跳,由萨满单独完成的舞蹈。舞蹈动作尽管存在局部变化,但是整体风格比较庄严肃穆,多为正面,上身常常挺直,双臂或平伸或上举或在胸前环绕,保持平衡的体态,双腿或展开或作马步,稳健有力。

2、双人舞

由主祭萨满与助手共同完成的。一个萨满领舞,另有一个舞者与萨满配合,后者动作模仿前者。就目前所见材料来看,双人舞动作比较单人舞动作要丰富、灵活、富于变化、颇有动感,而两人一起舞蹈也增加了节奏感,估计是娱乐神灵的舞蹈。

3、三人舞

由主祭萨满带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一起共舞,从舞者动作不一致的情形可以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的身份不都是训练有素的萨满。舞蹈动作相当丰富多样,头部、腰部、臀部、四肢和手脚的动作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三人舞蹈是明显的娱神舞蹈。

4、群舞

在萨满的引导下,由部落中的许多成员集体完成。参与者的不同,萨满舞的形态似也有所不同。群舞的动作比较简单,尽管舞者很多,但动作变化不多,大多与祈祷动作相似,舞者围绕主祭萨满或者神物而舞,场面壮观,动作整齐有力,颇有气势。

对比而言,由萨满单独完成的舞蹈更偏向于严肃风格;而双人完成的舞蹈则主次分明,动作整齐而富于变化;集体完成的舞蹈则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与狩猎、捕渔、种族繁衍等场面相关,舞蹈动作有明显的娱神色彩、表演意味。

赫哲族萨满舞 - 发展

赫哲族萨满舞作为萨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因理性精神和现代社会制度而逐渐丧失,但其作为民族传统和艺术的积淀却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教育、文艺创作、表演、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形式而获得发展。

在近几届"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萨满舞从广场演出走向了舞台艺术、从赫哲族居住地区走向了全国。

"乌日贡"是赫哲语"喜庆吉祥"的意思。赫哲族早年跳萨满舞--跳鹿神(温吉尼)的意思是求神驱鬼、消灾、求福,保护全村人口兴旺,祈求渔猎丰收,群众集体参加,是很隆重的宗教仪式。"跳鹿神"之日,萨满先在家向神祷告,屯中少年数人击鼓摆腰铃助兴。摆铃毕,萨满全副神装,请年轻力壮者手执鸠神杆、神鹰、神偶、神刀击鼓,从萨满家中边跳边唱鸠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内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户数为单数。有的甚至去几十里以外的村屯跳,据说可赶走藏在各村屯里的鬼怪和病魔,以保护人口平安。可以说这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的宗教活动,后来根据活动演变成了现在的"乌日贡"。

乌日贡大会于每年农历5月15日召开,此时是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鱼类繁殖期,也是赫哲人停止捕捞的歇网期。此时,赫哲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共同欢庆自己的民族节日。乌日贡大会集中体现了赫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风格,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多姿多彩的文体形式,成为赫哲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第三届乌日贡大会(1991年6月26-27日)上,由葛玉霞领舞的萨满舞"跳鹿神"(温吉尼)获奖。在以后的每届乌日贡大会上,都要举行萨满舞表演。

2005年9月和2006年7月,葛玉霞两次赴俄罗斯,分别参加俄那乃区那兴村建村150周年庆典和俄太阳区干顿村建村355周年庆典活动。活动期间,中国赫哲族萨满舞"跳鹿神"(温吉尼)与俄罗斯那乃族萨满舞进行了交流。

通过"乌日贡"大会,赫哲族萨满舞开始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现代赫哲族舞蹈、乃至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建设中,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个富有特色的成分。赫哲族萨满舞"跳鹿神"(温吉尼) 2007年入选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省级保护项目。

折叠编辑本段虎的萨满舞蹈
青海隆务河流经同仁县的一带地域,在藏地被称为"热贡",是一片藏、土、汉、回、蒙古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其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西汉。《同仁县志》称:"今同仁县地区秦为西羌地,汉初名大小榆谷,为羌人活动地区。"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册封大小榆谷地区先零羌扬义为"归义羌侯"以来,两千多年这里的民族变化很大。由于历代都把这里视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年驻军屯扎。明洪武、永乐年间,明政府在这里推行军屯,形成了"吾屯"、四合吉、郭麻日、年都乎诸村落。各村各有一些不同文化整合的遗存,比如独一无二的吾屯话里,杂糅着藏语与汉地方言的元素,成为研究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活化石,从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研究计划。热贡六月会、纳顿节,以及年都乎村的"於菟"也被列入(或计划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洗冰水,跳火堆,阻断魔疫之路经过大半日的驱魔逐疫后,大、小"於菟"伴着逐邪胜利的鞭炮声,冲向村外河边"洗祟"。在凿开冰层的隆务河边,几名"於菟"快速用冰冷刺骨的河水洗去身上虎豹斑纹,以除去从各家各户带来的邪祟和秽气,恢复原有的人格。法师阿吾则在锣声中诵经焚纸,表示已将妖魔彻底消灭。回村后,由阿吾将附有灵气的圈饼分赠各户,使全村民众食之而获吉祥、康宁,多余的馒圈抛给了河神。 "於菟"洗净后跳过路旁的火堆,意在阻断魔妖和瘟疫回村的路。他们在外面过完夜,第二天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以免把驱魔除妖的污浊之气再度带回村里。阿吾说,参加跳於菟的人可以免去来年集体的重体力公差。 於菟之舞结束后,小伙子们于次日回到村中,法师阿吾摘下五佛冠,除去法衣,重新拿起剪刀。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祭仪上位于神人之间的灵媒,重新回到普通生活中,现在,他是一个堆秀艺人,制作着护法神班丹拉姆、莲花生大士、白度母和四臂观音。

鄂温克萨满舞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申报的"鄂温克萨满舞"入选,列入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