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壮族春牛舞已经被点播     发表评论      下载视频
南宁壮族春牛舞在南宁市江南区的江西、吴圩、苏圩、延安各镇盛行,尤以苏圩镇为代表。此舞蹈是春牛贺年队在春节期间到各村贺年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套路丰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南宁壮族春牛舞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遗产编号
138
 
申报日期
2010年
 
目录
1遗产信息
2渊源
3组成部分
4服饰
5道具
6伴唱内容
7唱词
8脚本
9表演
折叠编辑本段遗产信息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遗产名称:南宁壮族春牛舞
 
所属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138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
 
申报日期:2010年
 
遗产级别:自治区/省
 
折叠编辑本段渊源
南宁壮族春牛舞之所以在广西壮族地区长期流传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生活在水稻的故乡,牛自然成了壮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农民要维持生活,发展生产,就必须百般爱护耕牛,由爱护、珍惜进而崇拜、敬奉。壮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了崇拜牛的思想,至今广西壮族地区还流传有"敬牛节""牛倌节""脱轭节"的传统习俗。
 
广西壮族土牛迎春的习俗与中原地区的"鞭春"活动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唐代诗人元稹曾写下"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的诗句。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府、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广西的土牛迎春很可能是唐宋时代从中原地区的鞭春活动流传而来。据明代《南宁府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府州县排列彩亭,设土牛,迎村于东郊。""是日办理迎春仪仗甚盛,凡距城二十里内,男女老少相竞追逐来观,至为热闹。"可见土牛迎春的习俗在广西最晚在明代即已盛行。
 
然而,从明代的土牛迎春到现代的春牛贺春(即"春牛舞")已有着明显的变化。一是增强了群众性,明代仅限于"府州县排列彩亭",故二十里内的男女老少只能到县城州府来观看,而现在的春牛队则普及村村寨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各村都会自行错开时间邀请春牛舞表演团队来表演。二是增强了表演性,将采茶歌舞引入了春牛队,并发展成为有情节、有人物的春牛戏,成为一种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演出活动。
 
折叠编辑本段组成部分
南宁壮族春牛舞中的舞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牛舞,主要模拟牛的各种习性、动作和生态。由于表演者均为农民,与耕牛朝夕相处,喜牛、爱牛,对牛的性情、习惯了如指掌,故表演时动作自如,神态逼真,形象生动,犹如真牛一般,极受群众欢迎。第二部分是模拟农业生产的舞蹈,如犁田、播种、插秧、挑谷等。这部分舞蹈充分发挥了道具的作用,如以彩扇的一开一合象征播种与插秧,美化了劳动场面,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第三部分是程式化的采茶舞步,基本舞步与"十字步"雷同,但幅度较小,不强调两边的摆动,而是贯串了膝部的屈伸规律。
 
折叠编辑本段服饰
南宁壮族春牛舞在行头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服饰方面,茶娘须将头发编成辫状盘于头上,戴红色头箍,穿粉红色绸料对襟上衣(袖口、襟边镶花边,颜色不拘),蓝绸中式长裤,系黑色围兜(左侧下方绣红色花纹),穿黑布绣花鞋。茶公则戴红色戏曲小生帽,穿浅蓝色绸料对襟上衣、黄绸中式长裤(裤脚、袖口、襟边均镶粉红色花边),系红绸腰带穿黑布鞋。耕田郎戴草帽,其余与茶公同。牛仔梳两个小辫向上翘起,戴红布肚兜,边缘镶黑色花边,穿黑布短裤。舞牛者穿对襟上衣、中式长裤(颜色不拘)、黑布鞋,双腿套上以赭黄色平绒(或土布)制成的牛腿裤套,裤套上端钉松紧带,下端缝上一圈牛蹄形黑皮,盖于脚面代表牛蹄。
 
折叠编辑本段道具
在道具方面,南宁壮族春牛舞的春牛用铁丝和竹篾扎成牛头骨架,蒙上彩绘的赭黄色平绒(或土布),牛角外面糊纸着色,再缝上两个塑料泡沫(或土布)制成的牛耳,即成牛头。在牛头里面另绑上两根竹竿,供舞牛头者操纵用。再用赭黄色平绒(或土布)制成牛体平面外形两片,中间(牛脊梁骨处)缝上即成牛衣。另以长约35厘米的土布卷成条状(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在尾端缝上棕毛即成牛尾。然后用细绳将牛衣与牛头相连,将牛尾上端穿进牛衣后部并缝上,即成春牛。花篮用铁丝扎成木棉花形的花篮框架,蒙上蓝绸,每片花瓣上端边缘贴金色纸边,花瓣上缀以粉红色花纹图案,花瓣之间系红色长丝穗,下端系黄色丝穗。花篮底部四角分别以木料刻成四个蓝色的凤凰行头。花篮上部置铁丝圈两个,圈上扎红、黄色花枝。花篮可对半分成两个(各有一柄),内侧绘以绿色秧苗。道具还须备有彩扇和长约1米的木棍。
 
折叠编辑本段伴唱内容
南宁壮族春牛舞表演时伴有演唱,演唱内容有农事歌、恭喜歌及赞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的歌。随着歌词内容的变化,茶公茶娘分别进入角色进行表演,往往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即兴发挥,以其含蓄幽默的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折叠编辑本段唱词
南宁壮族春牛舞的唱词,使用的是壮语。壮语大致可以分成两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壮语南北两大方言虽有差异,但它们的共性是主要的;各个土语在语音上也有微异,但它们也有较大的共同点。壮语词汇的丰富还表现在地名文化上。据1982年统计,广西地名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达7万余条。这其中绝大部分为古代壮族先民用壮语命名的。可见壮族语言文字有着很强的文化内涵,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桂西壮族人民,有了春牛舞,就有了春牛舞唱词。
 
南宁壮族春牛舞的唱词,讲够抑扬顿挫,与日常生活的对话有着明显区别,多了吆喝,多了节奏节拍,使用其它的语言不是不可以,意思虽然是一样,效果不一样,因为与春牛舞要求节奏节拍不协调不统一不一致,变成背道而驰。
 
唱词内容朴实,曲调深沉,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 在春牛舞了一阵之后,又有几名秧歌队上场,边扭边唱,敲锣打鼓,十分热闹。表演者还一边唱,一边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扶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园园犁紧转,样般中间晤开行。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逗趣作答: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间做鱼塘。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伞,肩挑花篮,边舞边唱相际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唱到兴高采烈时,有几个人走入场中边拍掌边跳,和演员一齐起舞,大家互逗互乐。然后边舞边唱:打起锣鼓响悠悠,人家舞狮我舞牛,人家舞狮得快乐,我地舞牛庆丰收。一段锣鼓之后,接着又唱下去。
 
折叠编辑本段脚本
壮族春牛舞的脚本,不是用文字和图形表达的,而是在壮族艺人的心里,成为了另一种特殊的脚本,伴随他们的一生一世。70多岁壮族老人黄桂森道出了心声,春牛舞不仅是特殊的脚本,还是壮族人民的图腾。
 
折叠编辑本段表演
南宁壮族春牛舞在祠堂前表演时,先舞春牛,再由茶公茶娘唱《贺祖宗歌》,内容为祈求祖宗保佑。在春牛舞的表演中,有茶公、茶娘等各种角色,有相对固定的套路和故事情节,大体上可分为独幕四场:第一场由耕田郎上,唱《都想今年五谷好》。接着春牛上,做出"出栏""吃草""搔痒""鸣叫""赶牛虻"等动作。耕田郎扛一根竹子做套牛"犁田"动作,同时唱《十二月使牛歌》及表演驯牛、播种等劳动情节。第二场由插秧娘及丑旦那连婆相继出场,表演拔秧、插秧、护理秧田等劳动情节,丑旦那连婆表演时用汉语对话,其他人用壮语对话,对答之间误会迭出,令人捧腹大笑。第三场是耕田郎夫妻及村民的劳动写真,反映壮民和睦相处的田园风景。第四场为庆丰收。众乡亲表演收割、挑谷等劳动情节,放牛娃们骑牛上场,并相互驱牛相斗,场面热闹非凡,表演达到高潮。
 
春牛舞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犹角,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的一样。牛身用布做,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位老农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话,与观众互动互乐,人在舞蹈中,乐在舞蹈中。
 
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很简单,只是随着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人们的称赞。牵牛人的动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着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如摸摸牛头摸牛耳,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薯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尾,耕夫步步紧相随。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脚,晤愁吃来晤愁着。牛儿是个农家宝,农民爱牛乐呵呵;相依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
大家都在搜:
本文网址是: http://www.mingzuwu.com/v/1620.html